> 文章列表 > “好景常供诗料足”的出处是哪里

“好景常供诗料足”的出处是哪里

“好景常供诗料足”的出处是哪里

好景常供诗料足”出自宋代杨公远的《初夏旅中五首》。

“好景常供诗料足”全诗

《初夏旅中五首》

宋代 杨公远

乌兔双飞去若梭,又逢天气正清和。

绿空桑柘蚕成趼,青遍田畴犊卧莎。

好景常供诗料足,浮生每叹客愁多。

家山不是无风月,斗粟区区可奈何。

《初夏旅中五首》杨公远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初夏旅中五首》

作者:杨公远(宋代)

乌兔双飞去若梭,

又逢天气正清和。

绿空桑柘蚕成趼,

青遍田畴犊卧莎。

好景常供诗料足,

浮生每叹客愁多。

家山不是无风月,

斗粟区区可奈何。

中文译文:

黑色的兔子和白色的兔子飞快地离去,

又遇到了天气晴朗明净的美好时光。

绿色的天空中,桑树和柘树长满了蚕宝宝,

青翠的田野上,小牛舒展身躯躺在嫩绿的草地上。

美好的景色常常给我以写诗的灵感,

而我浮生中却常常感叹作为旅客的忧愁又有多少。

我家山虽然没有缺少风景和月色,

但是生活艰难,只够维持温饱,难以奈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所感。初夏的天气宜人,天空湛蓝,田野青翠,春桑夏柘,蚕宝宝茁壮成长,小牛在草地上悠闲地躺着。这些景象给了作者丰富的诗意素材,他感叹自己作为一个旅行者,常常心情忧愁,无法享受这美好的景色。虽然他的家乡山水风月也不缺少,但生活艰辛,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初夏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他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描写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又映照了他作为旅客的困境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央视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