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暗摘红桃去洞天”的出处是哪里

“暗摘红桃去洞天”的出处是哪里

“暗摘红桃去洞天”的出处是哪里

“暗摘红桃洞天”出自唐代刘威的《赠道者》。

“暗摘红桃去洞天”全诗

《赠道者》

唐代 刘威

五云深处有真仙,岁月催多却少年。

入郭不知今世事,卖丹犹觅古时钱。

闲寻白鹿眠瑶草,暗摘红桃去洞天。

时向人间深夜坐,鬼神长在药囊边。

《赠道者》刘威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道者

五云深处有真仙,

岁月催多却少年。

入郭不知今世事,

卖丹犹觅古时钱。

闲寻白鹿眠瑶草,

暗摘红桃去洞天。

时向人间深夜坐,

鬼神长在药囊边。

中文译文:送给修道者

在五云深处有真仙,

岁月催促,多是年少。

进入尘世不知当前事,

卖丹药还是寻古钱。

闲暇时寻找白鹿在瑶草上卧,

悄悄采摘红桃去洞天。

时常在人间深夜坐,

鬼神一直在药囊旁边。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刘威写的一首关于修道者的赠诗。诗中描述了一个在五云深处的真仙,时光催促,他虽然年岁已多,但依旧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他进入尘世后却对世事漠然,只是为了卖丹药而追求古代的财富。他有时会闲暇地去寻找白鹿在瑶草上休息,并暗自摘取洞天中的红桃。他喜欢在深夜的时候坐在人间,而他的药囊边则时常伴有鬼神。

这首诗通过表现修道者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揭示了修道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和对俗世的心态。诗中的五云深处指的是修道者居住的与尘世隔离的地方,真仙指的是长生不老的仙人。岁月催多却少年则表达了修道者保持年轻心态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入郭不知今世事指的是修道者对尘世的冷漠和与世隔绝,卖丹犹觅古时钱则表现了修道者对财富的追求。闲寻白鹿眠瑶草,暗摘红桃去洞天则描绘了修道者的生活方式和对仙境的追求。最后的鬼神长在药囊边则暗示了修道者与神灵的联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修道者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与尘世的关系和精神世界的体验。同时,通过对修道者的描绘,反思了世俗与修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